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动态

建设和美乡村 为群众幸福生活“加码”——访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忠

来源:新闻动态发布时间:2024-06-08 03:30:47浏览量:

  从推进乡村升级改造,到盘活村内资源引进新项目,再到积极探索“共富”模式,切实为村民致富增收在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,一系列“百千万工程”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。

  日前,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忠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,灵潭村正抢抓“百千万工程”机遇,按照“一村一策”的发展思路,结合本村实际,从村容村貌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、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入手,着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为珠玑镇高水平发展添砖加瓦。

  走进灵潭村,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、绿意盎然的公园、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矗立在路旁,构成了自然和谐、休闲舒适的生态美景。昔日的“泥潭”村,已成功蜕变为优美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
  红色文化渊源深厚的灵潭村,是红色革命老区村。下辖11个村小组,有618户共2473人,曾先后获得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“国家森林乡村”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等荣誉。

  乡村要发展,环境是底色。珠玑镇灵潭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忠介绍,自典型村培育工作开展以来,灵潭村一方面深入开展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。共投入勾机台班200余次,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,拆除破旧泥砖瓦房40间,整治乱搭乱堆乱放点100多处,清理垃圾杂物752车,平整土地近9万平方米。另一方面,利用“双百行动”优势,主动对接韶关学院,因地制宜编制村庄绿化规划。积极动员各方共同参与到绿美乡村建设中,共募得树苗与捐款价值共计70余万元,开展志愿植树活动20余次。截至目前,灵潭村在“四旁”和“五边”的适宜绿化地块上新种5400株树木。

  “村委会一直以来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,通过微改造的小切口来逐步推进村居环境的大提升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”黄建忠说道。

  产业是富民之本、致富之源,一个地方要发展,就必须要有产业支撑。当问及当地是怎么样发展起来时,黄建忠表态,灵潭村始终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典型村培育的重中之重,用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。

  据黄建忠介绍,近年来,该村通过招商引资,成功引进多个产业项目。同时,灵潭村持续擦亮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”和“广东十大美丽乡村”金字招牌,广泛宣传,吸引更多游客到灵潭村旅游观光,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。截至目前,已打造农光互补、黄烟、农机服务、腐竹产业、文农旅项目、红色教育培训等六大产业,通过服务好运营主体,巩固好现有产业,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有力推进一、二、三产融合,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。

  “日子越过越好,现在村里不仅环境舒适,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慢慢变得好。”黄建忠坦言,稳步增长的集体经济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,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。

  “灵潭村紧紧抓住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机遇,积极探索共富模式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切实为村民致富增收,努力把灵潭村打造成为共治共享共富和美示范村。”黄建忠说。

  “我们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对村内64套民房外立面改造给予帮扶,每户帮扶比例达90%,实现全村风貌整齐统一。并且通过实施200亩高标准农田小田变大田项目,引进经营主体打造共享农场,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。”黄建忠和记者说。同时,新建集农土特产品展示、电商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旅游驿站,为村民提供多种便利服务。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,提高了村民的直接收入,也促进了灵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,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,有效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。

  灵潭村,既有“推窗见绿”的景致之美,又有蒸蒸日上的发展之美在全方面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中,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铺展。

  “未来,灵潭村将继续抓经济、抓产业、抓项目,优化营商环境,拓展发展空间,不断盘活资源,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,推进村集体高水平发展的基本盘,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。”黄建忠充满信心地说道。

  韶关发布客户端简介:提供韶关头条热点、时政新闻、社会民生报道、便民查询等服务。